法律咨詢熱線:18912639663
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合同糾紛普及>正文
手機:18912639663
Q Q:543396313
郵箱:543396313@qq.com
證號:13205200510688740
律所:江蘇和舟律師事務所
地址:江蘇省蘇州市竹輝路588號
來源:合同糾紛普及 網址: http://www.t-yardgarden.com/ 時間:2022/07/12 01:26
現在社會因為各種不同的因素最后造成夫妻感情破裂,最后離婚收場,但是很多夫妻在離婚的時候都很難處理好關于財產和房產的問題,那么,如果離婚出現財產糾紛要怎么處理?接下來由小編為您解析這一相關方面問題,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問題的話,歡迎到本站相關專業的律師進行專業領域的問題解析。
?
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?
一、離婚后遇到財產糾紛如何處理
1、離婚后遇到財產糾紛可以協商和起訴。夫妻一方隱藏、轉移、變賣、毀損、揮霍夫妻共同財產,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,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,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。
2、法律依據:《民法典》
第一千零九十二條 夫妻一方隱藏、轉移、變賣、毀損、揮霍夫妻共同財產,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,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,對該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。離婚后,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,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,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。
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<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>婚姻家庭編的解釋(一)》
第七十條 夫妻雙方協議離婚后就財產分割問題反悔,請求撤銷財產分割協議的,人民法院應當受理。
人民法院審理后,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、脅迫等情形的,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。
二、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
1、雙方協商決定。
離婚時,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;協議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,按照照顧子女、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。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,應當依法予以保護。
也就是說,離婚時夫妻對財產的分割,雙方應在協商一致的原則下進行,不能由一方決定。
2、男女平等。
不能歧視婦女,不能認為婦女掙的少,就應少分,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,應尊重婦女的權利,保護婦女權利。
3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。
協議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,按照照顧子女、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。
4、給予補償的原則。
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、照料老年人、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,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,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。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;協議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判決。是指依法分割夫妻財產時,付出較多義務的一方,可向另一方要求補償,補償是從分割后的財產中支付,分割的財產不足支付的,從其個人財產中補足。
5、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。
有下列情形之一,導致離婚的,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:
(1)重婚;
(2)與他人同居;
(3)實施家庭暴力;
(4)虐待、遺棄家庭成員;
(5)有其他重大過錯。
案例:
[案情簡介]
韋××訴稱:2002年3月28日,韋××與陳××登記結婚,生育有一女兒。在共同生活中,陳××性格暴躁多疑,常無故打罵韋××。2007年5月28日,在陳××的威脅下,雙方到民政局登記離婚,韋××被迫在陳××早已打印好的離婚協議上簽字。離婚時,韋××沒有分到任何夫妻共同財產。在婚姻存續期間,雙方取得房產A和房產B,屬于夫妻共同財產。其中房產A由陳××非法贈與陳小×;房產B也是陳××以陳小×的名義辦理產權證,陳小×當時還在上學,不可能有經濟能力購房。陳××欺詐、脅迫韋××簽訂離婚協議書,對其中關于房產分割的約定,應予撤銷。韋××起訴請求判令:
1、撤銷離婚協議書;
2、依法平均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即房產A和房產B。
[審理結果]
法院認為:雙方所爭議的離婚協議書,由雙方當事人簽字并在婚姻登記機關留存,根據一般習慣,應當推定為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。韋××以 “被欺詐、脅迫”為由主張撤銷離婚協議書,應提供證據證明其“被欺詐、脅迫”,但其證據不足,不予支持。韋××主張平均分割的房產A和房產B,此二處房產登記在陳小×名下。根據我國《物權法》第16條和第17條的規定,陳小×系本案爭議財產的產權人。在爭議不動產被確認為甲、陳××共同財產之前,韋××直接主張分割該爭議不動產,程序上不符合法律的規定,不予支持。根據《民法典》(2021年1月1日起實施)第1091條及《民事訴訟法》第64條的規定,法院當庭判決駁回韋××的全部訴訟請求。上訴期限內,雙方當事人均未提出上訴。
以上就是關于財產糾紛處理的相關內容,如果有什么問題,您可以找相關律師幫忙處理,以上就是相關知識,希望可以幫助大家。
All Right Reserved 蘇ICP備2023006833號-1 李加剛律師 合同糾紛普及 律師執業證書號碼: 13205200510688740
Copyright ? 2015 版權所有 www.viplaw.cn 法律咨詢熱線:18912639663 技術支持:金牌律師網 | 網站管理